2003年,小肥羊门店突破520家,单日营业额高达17万。这在当时,简直是天文数字。可就在张刚准备大展拳脚时,问题出现了。

张刚太实在了,看到昔日兄弟想来分一杯羹,二话不说就开放加盟权,还把股权分给兄弟们。可这就埋下了隐患。兄弟们拿到配方后,为了赚钱,开始用冷冻肉替换新鲜羊肉,甚至直接用味精勾兑锅底。

2004年,小肥羊被爆出羊肉质量问题,这在当时消费者刚刚开始注重饮食健康的背景下,简直是致命打击。更糟糕的是,市面上还出现了大量山寨店,打着小肥羊的旗号,卖着不健康的食材。

张刚这才意识到,自己当初"只要交钱就能挂招牌"的加盟模式有多荒谬。好在,他及时找来了蒙牛的副总裁卢文彬。卢文彬上任后,直接砍掉了300多家不合格门店,虽然数量减少了,但消费者体验却大大提升。

2008年,小肥羊成功在香港上市,股价飙升。可好景不长,海底捞、呷哺呷哺等品牌迅速崛起,用优质服务和多样化锅底抢走了小肥羊的忠实粉丝。尤其是海底捞的"变态式服务",直接把消费者"宠上天"。从免费美甲到儿童乐园,从送礼物到印照片,这些服务让顾客即使不爱吃火锅,也愿意去体验一次。

就在小肥羊忙着应对新竞争时,更大的危机来了。2011年,百胜集团以46亿港元收购了小肥羊。本以为是救命稻草,没想到却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百胜接手后,把快餐的经营理念强加到小肥羊身上:把人均价格从50元涨到90元,把现切羊肉改成预制肉,撤掉自选小料台,甚至砍掉了招牌药膳锅底。这一系列操作,直接把小肥羊变成了"四不像"。2012年,小肥羊亏损2.32亿港元。到了2016年,小肥羊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成了问题。

小肥羊的教训,值得所有创业者深思:

兄弟情义不能当饭吃。张刚死守"兄弟情",最终害了小肥羊。反观老乡鸡,创业初期也是靠家族管理,但扩张后果断把亲戚全部撤出,这才有了今天的30亿年营收。

管理比产品更重要。小肥羊的锅底配方再好,管理跟不上,一切都是白搭。反观海底捞,靠的就是变态式服务,把服务做到极致。

资本不是万能的。小肥羊被百胜收购后,失去了自己的特色,变成了"四不像"。这再次证明了"本土品牌被外资收购后会变弱"的魔咒。

兄弟情义不能当饭吃。张刚死守"兄弟情",最终害了小肥羊。反观老乡鸡,创业初期也是靠家族管理,但扩张后果断把亲戚全部撤出,这才有了今天的30亿年营收。

管理比产品更重要。小肥羊的锅底配方再好,管理跟不上,一切都是白搭。反观海底捞,靠的就是变态式服务,把服务做到极致。

资本不是万能的。小肥羊被百胜收购后,失去了自己的特色,变成了"四不像"。这再次证明了"本土品牌被外资收购后会变弱"的魔咒。

小肥羊从当年的风光无限,到如今的销声匿迹,只用了十几年。这背后,既有时代的变迁,也有管理的失误。但最根本的,还是小肥羊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京东便利店,卷土重来
《英雄联盟》海克斯科技钥匙全攻略:解锁珍稀奖励的多种方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