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許多古代典籍中都記載了梁祝的故事。

唐代文獻

编辑

初唐梁载言《十道四蕃志》:「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冢。」這是故事的最早記載。

張讀《宣室志》:

「英臺,上虞祝氏女,僞爲男裝游學,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。山伯,字處仁。祝先歸。二年,山伯訪之,方知其爲女子,悵然如有所失。告其父母求聘,而祝已字馬氏子矣。山伯後為鄞令,病死,葬鄮城西。祝適馬氏,舟過墓所,風濤不能進。問知山伯墓,祝登號慟,地忽自裂陷,祝氏遂并埋焉。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冢。」

在《鄞縣志》、《寧波府志》、《宜興荊溪新志》中皆有記載梁祝的故事。

宋代文獻

编辑

张津《乾道四明图经》:「義婦塚,即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。 在縣西十里接待院之後,有廟存焉。舊記謂二人少嘗同學,比及三年,而山伯初不知英台之為女也,其樸質如此。按《十道四蕃志》云,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塚,卽其事也。」

史能之《咸淳毗陵志》:「祝陵在善卷山,岩前有巨石刻,云‘祝英台讀書處’,號‘碧鮮庵’。昔有詩云:‘蝴蝶滿園飛不見,碧鮮空有讀書壇’。」

元代文獻

编辑

白樸創作《祝英台死嫁梁山伯》的雜劇[4],不傳於今。

明清文獻

编辑

编辑

徐樹丕《識小錄》:「梁山伯,祝英台,皆東晉人。梁家會稽,祝家上虞,同學於杭者三年,情好甚密。祝先歸。梁後過上虞尋訪,始知為女子。歸告父母,欲娶之。而祝已許馬氏子矣。梁悵然不樂,誓不復娶。後三年,梁為鄞令,病死,遺言葬清道山下。又明年,祝為父所逼,適馬氏,累欲求死。會過梁葬處,風波大作,舟不能進。祝乃造梁塚,失聲哀痛。塚忽裂,祝投而死焉,塚復自合。馬氏聞其事於朝,太傅謝安請贈為義婦。

(南朝齊) 和帝時(502年),梁復顯靈異助戰伐。有司立廟於鄞縣。廟前桔二株合抱,有花蝴蝶,桔蠹所化也,婦孺以梁稱之。

按,梁祝事異矣。《金樓子》及《會稽異聞》皆載之。夫女為男飾,乖矣。然始終不亂,終能不變,精神之極,至於神矣,宇宙間何所不有,未可以為證。」

冯梦龙《情天宝鉴》:「梁山伯、祝英台皆东晋人。梁家会稽,祝家上虞,尝同学。祝先归,梁后过上虞访之,始知为女。归乃告父母,欲娶之,而祝已许马氏子矣。梁怅然若有所失。後三年,梁为鄞令,病且死,遗言葬清道山下。又明年,祝适马氏,过其处,风涛大作,舟不能进。祝乃造梁冢,失声哀恸。忽地裂,祝投而死。马氏闻其事于朝,丞相谢安请封为义妇。和帝时,梁得显灵异效劳,封为忠义。有事立庙于鄞云。」

张岱《夜航船》卷十八:「四明梁山伯、祝英臺二人,少同學,梁不知祝乃女子。後梁爲鄞令,卒葬此。祝氏吊墓下,墓裂而殞,遂同葬。謝安奏封義婦冢。」

编辑

翟灏《通俗编》:「白仁甫《祝英台》剧见《宣室志》,英台上虞祝氏女。伪为男装游学,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。山伯、字处仁。祝先归二年。山伯访之,方知其为女子。怅然如有所失,告之其父母求聘。而祝已字马氏子矣。山伯后为鄞令,病死葬鄮城西。祝英台适马氏、舟过墓所,风涛不能进。问知山伯墓,祝登号恸,地忽自裂陷,祝氏遂并埋焉。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『义妇冢』。」

诗词戏曲

编辑

【醉落魄】傍人论伊,怎知道其间的实。奴见了心中暗喜。一别尊颜,不觉许多时。

【傍妆台】细思之,怎知你乔装改扮做个假意儿。见着你多娇媚,见着你□□□(□為缺字),见着你羞无地,见着你怎由已。情如醉,心似痴,刘郎一别武陵溪。

【前腔换头】奴家非是要瞒伊,自古道得便宜处谁肯落便宜。争奈我为客旅,争奈我是女孩儿。争奈我双亲老,争奈我身无主。今日里,重见你,柳藏鹦鹉语方知。

——元代戏文《祝英台》(輯本)[5]

遺跡

编辑

1995年山东微山湖畔出土了一块明正德十一年(1516年)“梁祝墓记”碑刻。1997年宁波市高桥镇曾发现一座晋墓,因与地方志中记载梁山伯墓址接近且在梁山伯庙附近,一度被称为“梁祝古迹遗址”,后定名为“九龙墟晋墓”[6]。


海信睡美人空调的性能和体验如何?(从制冷效果到智能控制,这款空调是否值得购买?)
公积金利率历史新低!专家解读:贷款100万,30年利息少多少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