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

最近,杭州这里火了!位于上城区孝子坊与河坊街交叉口,惊喜上线了《哪吒2》主题墙绘,哪吒、敖丙、申公豹等形象惟妙惟肖,细节拉满,引得来打卡的市民游客一波接一波!

不少人惊呼:杭州也有属于自己的“哪吒痛城”;活灵活现!仿佛从这些角色里照见了自己……

“闹海”的哪吒“闹”翻了电影圈——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总票房突破120亿元,拿下中国影史票房冠军;截至19日5时,成功闯入全球票房榜前八,登上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首位。

这位双手插兜的3岁百亿“影帝”,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?

"

01

5年前《哪吒1》一朝爆火,可以说,这部续作从未出生时就顶着“国漫之光”的期待。导演带着团队“闭关修炼”,历经5年制作长跑,上映后,不少网友直呼“没白等”!

特效值回票价。《哪吒2》中特效制作镜头高达1900多个,相较前作多了100多个,而且平均每个镜头包含5种以上的特效元素。被网友调侃道,是不是连夜把好莱坞的显卡给拔了,每一帧镜头感觉都在“燃烧算力”。

比如为了更好呈现哪吒突破穿心咒时的疼痛破碎感,制作团队甚至给600块“碎肉”戴上绑定器控制其运动,还结合上手K、动画、特效等多种方式。这些行业黑话或许“只有学动画的才懂它的含金量”,《哪吒2》的视觉核弹已经引爆观众“哇”声一片。

中式美学魔力。在恢弘的场景之外,特效师还腾出手来让哪吒的风火轮转出敦煌壁花纹,给敖丙的龙鳞雕上青花釉色,令玉虚宫既有纯白如玉的仙感,又有泼墨山水的晕染,还有雕梁画栋的威严。

无论是场景、人物造型,还是动效、配色方案上,《哪吒2》的中式美学让不少观众惊叹“不得不相信老祖宗的审美”“每一帧都可以用作壁纸,美到窒息”。

经得起推敲的剧情创意。炫酷的特效固然吸睛,但如果没有剧情加持,也只是一堆冰冷的参数。《哪吒2》的剧情可以说没有强行煽情,也没啥逻辑硬伤,一次次埋下伏笔又一次次实现反转。比如,申公豹曾经是捕妖队的头头,无量仙翁给哪吒的“升仙咒”念的时间特别长等等。在讲故事的过程中,还能加入些“第一版更好”的黑色幽默,让人忍俊不禁。

《哪吒2》的群像魅力也为人所津津乐道。无论是冷面善行的申公豹,还是乐观不内耗的石矶娘娘,哪怕只有一两句台词的章鱼怪,都拥有自己的人物弧光。就像网友说的,你总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角色,实现“全员上桌”。

02

不过,能令这么多观众化身“精神股东”,每天一睁眼就等着导演的破亿海报,《哪吒2》的魅力远不止于这些。

摄影 李忠

有人说,孩子被逗笑看见了热闹,年轻人看见了理想,长辈看见了自己的孩子,或是曾经的自己。正如“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”,不同年龄、不同阅历的人也在《哪吒2》中看到了不同的样子,共鸣感满满。

有人看见了“不知天高地厚”的少年气。从第一部的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,到第二部的“改变世界,我想试试”,哪吒的成长伴随着不少高燃瞬间。

“因为我们都太年轻,不知天高地厚”,这里年轻的定义与年龄无关,而是如何与命运共处的选择,看完电影,自己被生活磨平的棱角好像又凸起来了一点。即使年岁增长,这份敢斗敢闯、无畏无惧的勇气,或许是新年最好的礼物。

有人被“亲情刀”刀傻了。殷夫人是斩妖除魔的武将,有着暴躁的小脾气,但在她的吒儿面前却是似水柔情。她会在儿子远行时装上满满的行李,这情景仿佛春节返程时被家人塞满后备箱;她会把哪吒的炸天毛梳成好看的小啾啾,让人幻视小时候妈妈变着法扎漂亮发型;即使被万针穿心的哪吒全身都是刺,她也会紧紧抱上去。

除了传统的母子叙事赚足了观众眼泪,影片中三位父亲的形象也各具启示。李靖从“无言的父爱”转变为主动询问哪吒想做点啥,东海龙王敖光会在儿子远行时拔下逆鳞,也愿意主动为他卸下父辈的枷锁,申公豹的父亲申正道“望子成仙”,不愿家里成为儿子的累赘。这些亲子关系中,有责任、有托举,也有成长与放手,值得家长细细品味。

有人开始反思“心中的大山”。当看见陈塘关被屠城,不少人本能地以为是申公豹干的,后来发现他不仅能在第一时间厘清真相,还主动诱敌护下李靖夫妇。有网友说,突然被第一部的台词“回旋镖”击中了,“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”。

和自伤于成见的申公豹不同,石矶娘娘成为很多网友心中的“快乐大山”。她可大可小,可以自己给自己塑形,每天最喜欢的是和魔镜玩“谁最美”的问答。有人问,那她为什么不让自己变得更瘦一点?有人答,她是一座山,这或许就是心中最美的样子。无论是美与丑还是善与恶,生活从来不是单一的非黑即白,《哪吒2》又一次提醒了人们更多元的标准。

虽然对剧情的评价不可能全是叫好声,但这种让人主动拿起“放大镜”品了又品的魅力,或许也是它实现票房奇迹的秘诀之一。

03

2019年时,《哪吒1》就成功问鼎中国动画电影票房冠军。当时就有业内人士认为,对国漫而言,影片爆红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它的票房价值。不过,也有一些理性的声音认为,国漫迈出了一大步,但依然是起步。

那么,此次《哪吒2》成为现象级爆款,又能给国漫带来哪些启示?笔者认为,不妨借电影相关的三句话一用。

“这些年我天天都用功,从没偷过懒哦。”5年前《哪吒1》爆火后,导演饺子曾公开表示压力很大,在续作创作期间更是要求,“必须倾其所有,去实现最好的效果”。在5年制作长跑中,影片中短短几分钟鼎内打斗画面,来自杭州的花果山传媒公司团队耗费了整整9个月,为了海底妖兽穿越陈塘关时铁链交互不穿帮,这一分钟的片段光分镜就画了整整半年。

要知道《哪吒1》时期,大规模海水特效还是令人头疼的难题,申公豹变豹子头的百万根毛发更是特效师的技术噩梦。如今影片对特效镜头“一磨再磨”的背后,也折射出了中国动画电影从“能不能做”到“如何做得更好”的质变。

“若前方无路,我便踏出一条路!”这些年来,电影中经典IP的身影并不鲜见。仅一个“西游”IP,相关电影作品就多达数十部,但其中真正被观众记住的作品屈指可数,在《哪吒2》上映前,也曾有影评人对剧情提出过担忧,按原来的故事,自刎复活后的哪吒该伐纣去了,是封神演义中的小配角,第二部的主角故事该如何原创?

电影上映后可以看到,创作团队对剧情进行了大胆改编,当混天绫与粒子特效共舞,东方玄学与科幻思维也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。这种用科技激活传统文化的创作思维,打破了“古装=传统,科幻=西方”的刻板区隔。“哪吒”这一经典IP从“魔童”到“重生”的蜕变,也为国漫电影“踏出一条路”。

“难道你还想改变这世界?”“我想试试。”《哪吒2》的火爆背后,国漫的新生态正在被更多人看见。比如从前期众创的故事板云平台,到后期渲染的分布式计算网络,产业生态的成熟令百万毛发的豹子头成了可复用的数字资产。比如当敖丙在衍生游戏中解锁新皮肤,当杨戬在番外短剧中埋下彩蛋,构建起中国版的“漫威宇宙”。此外,比技术参数更重要的是,独属于东方的中式美学,或许可以改写好莱坞定义的视觉语法。

电影海报拼图

《哪吒2》登顶后,官方微博以16字回应:“永远敬畏,唯有感谢。山高路远,一起攀登!”国漫崛起需要“哪吒”,但不能只有“哪吒”。国漫一路攀登,更需同行者众。

“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”

不同年龄、不同阅历的人

也在《哪吒2》中看到不同的样子

你看过《哪吒2》了吗?

你还希望看到哪些优秀的国漫IP崛起?

评论区聊聊吧!

《夜读》栏目期待更多“笔杆子”加入

如果你喜欢夜阑挑灯、落笔添香,如果你恰好有新的感悟、新的发现、新的心得想与大家交流,如果你在某一领域有独到的见解,欢迎你成为“夜读”的分享人。

征稿邮箱:hangzhoufabu@qq.com。

来源/邮箱投稿

文字/沈凡佳、李欣瑶、王艳颖

部分图源/豆瓣、哔哩哔哩动画、央视新闻

原标题:《全球第一!西湖边这面墙突然火了,一大波人赶去拍拍拍!网友:照见了自己!》

阅读原文


365易贷贷款怎么样
世界杯瑞典vs瑞士, 福斯贝里破门制胜, 瑞典1球力克瑞士22年后重返八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