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麻、手酸、手腕疼痛……您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?这可能是腕管综合征,俗称“鼠标手”,不少人深受其折磨。
近年来,腕管综合征患者越来越多
“近年来,骨科二病区接诊的腕管综合征患者越来越多。”长沙市第四医院骨科二病区主任、主任医师张淑云说,腕管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手腕关节因长期反复过度活动,导致肌肉或关节出现疼痛、痉挛、胀痛等症状。该疾病以中老年女性多见,尤其是那些有劳损病史者;男性患者则常见于需要长期腕部用力的职业,如程序员、木工、厨师等,发病率较高。
腕管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重复性手部运动:长时间使用电脑、手机、打字或从事频繁手部活动的工作(如厨师、木工等),会使手腕长时间处于弯曲或伸展状态,导致腕管内压力升高,压迫正中神经。
解剖学因素:腕骨骨折或脱位、腕管结构异常等可导致腕管内的空间发生改变,压迫正中神经。
全身性疾病:糖尿病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慢性疾病会增加神经损伤风险,肥胖、妊娠、绝经期等生理变化也可能导致腕管综合征。
预防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与习惯
张淑云表示,要预防腕管综合征,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与习惯,适时放松手部肌肉,使用支撑设备如手腕支架,定期进行手部运动和伸展。
保持正确的用手姿势:使用电脑时,保持正确的姿势,避免正中神经受压。工作时,确保手腕保持自然放松的状态,尽量避免腕部过度弯曲。
定时休息:每工作1小时就要进行5至10分钟的休息,活动手腕及手指,减轻疲劳。尝试做一些简单的手部拉伸练习,如腕部屈伸和旋转。
注意手腕部位保暖:日常避免贪凉,避免长时间将双手浸泡在冷水中。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,避免腕关节受凉。
如果患上了腕管综合征,根据病情可以采取非手术治疗、手术治疗等方式。其中,非手术治疗包括:药物治疗,可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麻木感,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;物理治疗,如超声波、热敷等,有助于缓解手部炎症和疼痛;佩戴支具,如夜间佩戴手腕支具,保持手腕伸直状态,减轻正中神经的压迫。
对于病情较重、存在不可逆症状的病例,可选择手术治疗。传统手术方法创伤较大,术后恢复慢,且容易形成瘢痕,影响患者生活质量。微创手术的开展,可以减少器械对重要组织的损伤,安全性大幅提高,且术后恢复迅速、疤痕小,对于女性以及运动爱好者而言意义重大。
(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汤鹏 张理军)
2025年最好用的同步云盘是哪个?一个老用户的真实体验分享
LTS是什么?-- 长期支持版本(LTS)详解